5岁的小雷已经开始反抗爸爸妈妈的权威了。自从结识了一个年轻的架子鼓手,他也跟着迷上了架子鼓,每天放学就往训练室跑,在鼓声中找到了从未有过的舒畅和痛快。爸爸妈妈担心儿子耽误中考,无奈儿子正开始着迷,什么道理也听不进去。时间紧迫,爸爸决定强行禁止儿子再学下去。为了一次见效,他不仅切断了儿子的零花钱,还私下要求架子鼓手不再和儿子联系。儿子一言不发地接受了这个裁决,但对家人越来越冷淡。中考结束的那一天,儿子郑重宣布:“我不念高中了,我要当架子鼓手。你们看着办吧,不给生活费我自己想办法。”爸爸妈妈震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那天,父子俩大吵了一架…… “好好一个孩子,怎么变得像刺猬一样难以共处?”这是遭遇孩子青春期叛逆的父母们常问的问题。由于疲于应付接二连三的顶撞和一次比一次激烈的分歧,有些父母感叹自己得了“青春期父母焦虑症”。 往往是父母青春期埋的雷 “青春期的孩子们身体加速发育,生理上接近成人,心理上同样需要为独立生活做准备。为此,他们急于抛掉童年的影子,摆脱家长的意志,追求个性和自我。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心智发展相对不成熟,他们又不得不依赖家长,也得不到绝对的平等和独立,加之生理剧变带来的躁动与不安,青春期就这样成了反叛的代名词。”《亲子情商教练》的作者王雪妍说。 王雪妍认为,青春期的叛逆倾向既正常又健康。孩子亟须也必须完成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但是飞跃需要更大的空间,如果父母们还沿用对待儿童的教养方式,就像是非要给一个正在蹿个头儿的孩子穿旧衣服,结果可想而知。 她举例,高洋因为青春期没处理好与父亲的关系,一上大学就发泄了压抑已久的反叛冲动:他不回家,不打电话,甚至试图改跟妈妈的姓。他说,自己是在父亲的高压管制下成长起来的,强势的父亲要求儿子绝对服从,动不动就以打骂恐吓解决和孩子的分歧。 小雷比高洋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善于反思的老爸。冲突后,爸爸模糊地感觉到自己的做法不妥,并后悔没给孩子选择的余地。拥有中科院心理学硕士学历的王雪妍分析,高洋的爸爸认为儿子应该只长身体,不长心智,保持弱小的自我意识,结果儿子不得不压抑自我意志,直到大学离开父亲后才爆发出来;也因为他的感受和看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直到今天还没能建立起积极的自信。小雷的爸爸,则是因为儿子没能像大人一样成熟考虑问题,干脆剥夺了他的自主权,结果使儿子感到自我受到威胁,激起了更强烈的自治要求。 两位父亲都没能意识到青春期孩子所承担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成长重任,反而对孩子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把他们推向反抗的极端。可见,青春期的叛逆一旦撞上对孩子有不合理期待的父母,往往失去控制。更糟糕的是,亲子矛盾越是激化,双方就越容易忘记相互理解和解决问题,陷入争夺控制权的怪圈。后来,小雷的爸爸放下架子,诚恳地找儿子一起聊他的新爱好,理解他对打击乐的热爱。见爸爸没有改变自己的打算,小雷也坦率地承认,“这样就放弃学业,自己心里也打鼓,但是既然有喜欢的事情了,还是很想尝试,否则恐怕会后悔。” 爸爸意识到,这是儿子第一次选择人生的道路,并为自己给儿子出了更大的难题表示道歉,并愿意和他一起想办法。小雷试探性地提出,只要爸爸支持,他可以做到学习和架子鼓兼顾,只是学习成绩难免会受些影响。据儿子说,这是他最早想到的办法,只是爸爸没有给他机会提出来。这一次,父子俩没有争夺话语权,爸爸看到了小雷在努力成熟起来,决心尊重他的自主意识,还他一个“健康的叛逆期”。 叛逆期孩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父母反对的他就拥护,父母赞同的他一定反对。”很多父母哀叹:难道我们是上辈子的仇人吗?孩子天真的童年过去了,是否亲密也就过去了?在心理学中,有一种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这是抵触情绪在作怪。叛逆期是客观存在,躲是躲不了的,熬,是太痛苦了。 怎样让孩子叛逆得更健康?王雪妍说了八个字原则:把握情绪、留出空间。 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追求自我意志的需要,理解他们处在自我意志高涨但能力不足的矛盾中。争取主动,放出一些空间给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当小雷知道,爸爸支持自己追求新的爱好,只是对选择什么样的行动有异议,他会更乐于考虑爸爸的意见。毕竟,两个人是在一个战壕里。做孩子的智囊团。给孩子设置不能触犯的规则(如不伤害自己和他人),允许他们在规则内自由选择,同时提供自己的建议,明确说明自己的反对意见。这既给予孩子需要的成长空间,又避免了出格的行为。允许孩子犯错,给他们机会接受自然惩罚,这才能引导他们心甘情愿地接纳自己的局限性。 家长们常常不敢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实际上,如果能坚持做到前两条,孩子会和家长建立起牢固的情感纽带,相信家长是在真心帮助自己,也会认真考虑家长的建议。小雷的叛逆故事就是这样结尾的:有了爸爸支持自己的选择,小雷勤奋地在学习和音乐之间奔波,也更严格自律了。半年下来,爸爸发现,儿子精神头更足了,学习也没有受太大影响。不过,小雷在架子鼓练到一个阶段后,一直进步不明显,渐渐担心自己的天赋还不够。他把这个担心吐露给爸爸,得到的建议是:即便是作为单纯的兴趣,爸爸也会支持他继续学,但是走专业道路事关重大,还需要更多的考察。吃了这颗定心丸,小雷至今还在坚持学业,和爸爸一起期待着前景进一步明朗化。 王雪妍指出,鉴于青春期孩子在学习压力、身体发育、情绪波动、自我意识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在青春期之前作好情绪管理和自主决策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做好孩子的情商教练,给亲子关系上个保险。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人的认可,双方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之增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选择自己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中国民间过去流行这样一种说法"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也就是说的这种心态。 另外,心理学家鲁宾发现;男女对对象的爱情得分是一样的,但女性对自己对象喜欢的程度比男性对自己的对象喜欢的程度要略高。男女对同性朋友的喜欢程度是一致;而女性比男性更爱自己的同性朋友。这就是我们经常看见女孩子们可以一起牵手走路,甚至喜欢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说悄悄话,缺很少看见男生会这样的缘故。 更多精彩,请关注孩子家长教育官方微信:麒讯达 分享孩子厌学、孩子叛逆家长教育心得。
|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碍。但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这样的现象我们叫它“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这里我们用一个举例来介绍青春期孩子叛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