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英语主题背景下,中国人的汉语如何传承?由此引发的对于“母语危机”的担忧也成为国人文化自觉的本能表现。 中国人民大学将大学汉语课“由必修改为选修”的消息日前在互联网上被热议、质疑,正是公众对母语传承“集体焦虑”的最新表现。 不少观点认为,英语始终占据大学必修课位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重要学府却将语文“贬为”选修,这是汉语被“边缘化”的表现。 人们一方面担心母语弱化会影响文明与文化传承,一方面则呼吁中国高等语文教学改革,改变应用性之“短”。 大学语文追根溯源由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演变而来,初衷是缓解由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白话文流行对古汉语教学形成的冲击,如今已由单纯的语文教学发展为包括文学、语言文字和文化等在内的人文教育学科。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人文主义遭遇科学主义、时代性人文素养普遍下滑的21世纪,这门课程“越走越边缘”。 大学语文课程开不开、如何开、选用哪些教材完全由高校自己决定,并未承担起人才培养过程中语文知识教育、文化素养教育甚至民族文化传承的功能。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65%以上的中国大学生把超过四分之一的学习时间用于外语。 与此同时,中国年轻人汉语能力弱化已经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中国人民大学对多所国内外高校汉语教育课程开设情况的一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母语能力未能达到社会期望值,其中汉语语文基础薄弱、书面表达能力不足。 专家们指出,汉语作为弱势文化群体存在,与当下社会母语教育蕴涵的危机直接相关,任其发展,将引发传统文化认知障碍,直至造成人为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鸿沟。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还有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在中学语文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大学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传承中文国粹的责任。 然而,现实是,在人们呼吁“中文成为选修会弱化母语教育”的同时,大学语文课程却在“遇冷”。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兰州大学在几年前将大学语文纳入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范畴,内容侧重于经典文学、古典名著读本等。 “结果老师和学生的反应都不好。”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进无奈道,当一门课程要靠必修来让学生选择,靠点名来保证出勤率的时候,其效果可想而知。 专家认为,关于大学语文讨论的重点不在于是必修还是选修,而是如何让课程更有效,更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当前,业内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和教学具体该如何开设还没有共识,但普遍倾向于应该向增强应用性的方向去改革。 “从课程内容的设置到老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都需要提上日程。”张颐武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固化会直接导致社会精英群体和主要运用文字人群语文水准的下降。 他建议,大学语文课程应增设演讲、辩论、群体讨论、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增强口头表达及应用性的书面表达能力。 “从根本上讲,语文素质的提高是项系统工程,不是靠几门课程就能解决的,应该把语文整体纳入人文素质教育的范畴。”张进说。 在中国人民大学最新公布的课程方案里,原来2学分的大学汉语必修课将增加、扩展为包括多种课程群、总计10学分的人文素养课,学生可根据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 前不久,对于北京市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2016年起高考语文分值将由150分上调到180分”,社会赞声一片,普遍认为是汉语人文回归的表现。 “要消弭‘母语危机’,不仅需要改革语文教育,更需要国人共同维护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消弭文化裂痕,聚合文化自信。 更多精彩,请关注孩子家长教育官方微信:麒讯达 分享孩子厌学、孩子叛逆家长教育心得。
|